楚天金报讯 图为:3日后这间输液室将关闭
□文/本报记者胡彩丽 高琛琛 通讯员喻锎 徐若云 王琛 温红蕾 图/本报记者邹斌
昨日上午,武汉市第一医院对外宣布了一个惊人消息:本月19日起,已启动关闭门诊成人输液室
计划,9月26日起将严控门诊输液,直至10月8日最后关闭。届时,除了急诊病人、重症患者以及不能进食的患者,可以到急诊科或住院输液之外,其余患者将不能再在门诊室里做输液治疗了。
武汉市第一医院,由此成为江城首个关闭门诊成人输液室的医院。这对于武汉市各大三甲医院来说,无异于丢下一个重磅炸弹。因为几十年以来,门诊输液不仅是医院常规的治疗手段,也是医院重要的收入来源之一,患者对此也早已习以为常。
为什么会出现这一变化?昨日记者对此进行了多方了解。
A.患者怎么看?
有人反对有人点赞
昨日下午4时,记者来到武汉市第一医院的门诊输液室,门口一张大红色的公告格外醒目,上面写着:2016年9月26日起,严格控制我院利济北路院区门诊输液。10月8日正式关闭门诊成人输液室,急危重症病人请到急诊部就医。
记者走进门诊输液室,里面正在打针的患者只有寥寥十来人。粗略看去,其中多为老年人。
了解后得知,原来一医院在计划关闭门诊输液室之前,早已开始控制门诊静脉给药,遵循能口服用药就不输液的原则,控制高级别抗生素和辅助用药。去年,该院平均每天有800多人次输液,而昨日门诊输液已只有200人次。此外,近三年来,该院的门诊输液人数也在以10%的比例逐年下降。
门诊室里,一位70多岁的太婆正紧闭双目在输液,一旁的老伴在担忧地陪护。原来,太婆近日肾结石发作,疼得无法入眠,医生给她开了三天的输液治疗。得知门诊输液室即将关闭,太婆表现得有些忧虑:“那我以后怎么办?我原本就有心脏病和糖尿病,就算是输液,我也不敢去社区医院啊!”
另一位30岁左右的男子则告诉记者,自己是因为咳嗽太久才来输液的。听闻输液室关闭的消息后他表示:“这是好事啊!谁都知道用多了抗生素不好,但我们只能听医生的,她叫我们不输液那肯定就不用输液。”
记者发现,年轻人对此多表示认同,而一些常年看病的老人对此却颇有不理解,认为自己以后看病会更麻烦。“目前是一个过渡期,为的是让一些患者继续完成治疗,让患者能逐渐接受这种诊疗模式。”武汉市第一医院副院长陈国华这样告诉记者。
B.医院图什么?
为规范使用抗生素
实际上,在此之前,全国各大医院已纷纷传出取消门诊输液的消息。
2014年,安徽在全国率先提出53种疾病不输液“负面清单”,规定感冒、慢性喉炎、痛经等常见病不需要输液;2015年8月,江苏成为全国第一个叫停门诊输液的省份。随后,安徽、浙江、江西等多地跟进,要求限制门诊输液,直至全面取消;今年9月6日,深圳市南山区人民医院宣布,从今年10月1日开始取消门诊输液。
对此,业界已基本形成共识:取消门诊输液能有效防止抗生素滥用。
从2011年起,湖北省、武汉市卫计委也不断出台限制抗生素使用的文件,要求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20%。省市卫计委今年还将此列为专项整治项目,称在2016-2018年3年内,监测医院医疗费用和医疗行为,遏制过度医疗,节约患者的费用。
陈国华称,关闭门诊成人输液室跟改变输液治疗疾病的理念也有关系。“患者都以为生病输液好得快,但从用药理念上来说是不对的。”他表示,“按照WHO用药原则,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输液。”
陈国华说:“取消门诊输液还有利于促进小病在社区、疑难疾病去大医院的分级诊疗局面的形成,医院希望通过取消门诊输液的做法,逐渐引导患者树立正确的用药观念,转变患者对输液的心理依赖。”
门诊成人输液室关闭后,患者将作何安排?陈国华表示,输液室关闭后,今后门诊只有三类病人输液不受限制:急诊病人、重症患者和不能进食的患者,这三类病人的输液都将放到急诊科,或收入院或者到社区输液。门诊转急诊输液无需换号,儿童患者也不受此影响。
一位医生告诉记者,昨天门诊中遇到三位患者坚持要开输液针,比如希望开活血化瘀针的心脑血管患者,一些感冒或咳嗽患者等。经过他几番劝说,患者才放弃了输液要求。
陈国华说,为了保证实施,他们还会对医生的门诊处方进行严格监控,发现有异动或不正常处方就要立即干涉。“医院收入肯定会有损失,但我们不能去算这个。”
C.同行啥反应?
多数医院“暂不考虑”
武汉其他医院有没有取消门诊输液的计划?昨日,记者咨询多家三甲医院,负责人均表示“暂不考虑。”“我们对这样的‘一刀切’还是有顾虑。”一家三甲医院负责人告诉记者,叫停门诊输液,从长远看是一个大趋势。“但总有部分患者,达不到住院标准,确实有输液的需求,这部分患者我们必须要考虑到。”虽然暂不取消,但该负责人表示,医院在降低抗生素滥用方面,已采取多种方案进行严控。
另一家市级三甲医院则告诉记者,到目前为止,该院门诊输液人数仍很多,要整体拿掉对医院影响太大。虽然趋势是对的,但要改革肯定会有巨大阻力,所以还是在观望。
尽管其他医院并不打算立即跟进,但记者发现,事实上,武汉不少医院的输液室也在悄然发生变化。比如,往年总是爆满的儿童输液人数,今年大幅缩水。
往年,一到暑期、换季,都是儿科的“吊瓶森林”爆发季。但今年的省妇幼保健院、武汉市儿童医院暑期,并未出现往年的“输液潮”。在往年高峰期,省妇幼保健院日均输液量700多人次。今年夏天则降至一天400人次左右。该院统计,今年的月均输液量比去年减少了约35%。在武汉市儿童医院,去年的日均输液量为800-1000人次,今年也是400人次,缩水了一半。“这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近几年,政府‘三令五申’限制抗生素滥用,医院进行严格管控,市民抵制滥用抗生素的意识也有了很大提升。”武汉市儿童医院医务处处长陈占峰分析,虽然儿科、急诊不在控制输液的范围内,但这样潜移默化的变化,无疑更令人振奋。
不过,陈占峰也认为,门诊输液“一刀切”后,如果确实需要输液的市民每次都去急诊,那急诊难免又会成新的“输液室”,急诊科也会不堪重负。他认为,最好是不同级别的医院之间实现“上下联动”,即这类患者首诊可到大医院急诊,第二、三天,带着药物去附近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输液,这样不仅可以实现合理用药,还推进了分级诊疗。
(作者: 编辑:高梦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