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快报讯(记者 丁心栓)樊城区铁路社区“阳光家园”的学员刘杨,今年34岁,早年父母双亡。他会画国画、剪剪纸、做座垫……他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属于自己的劳动价值。刘杨说,过年了,座垫卖了想给相依为命的奶奶买新衣服。
在铁路社区阳光家园,和刘杨一样,会做手工的孩子有16个,他们做的座垫精致柔暖,但他们遇到了一个瓶颈——销售难。
智障男子想报养育之恩
命运对刘杨很残酷,小时候,因高烧他的智商永远停留在了4岁。人生虽不幸,但命运之灯没有熄灭。
2006年,樊城区阳光家园成立后,刘杨就被送过来做康复训练。经过义工们对他进行长期的康复训练,除了具备基本的生活能力外,10年来,他还凭着自己的勤奋学到了剪纸、国画、丝网花、手工座垫等不少精湛的手艺。
昨天上午,楚天快报记者赶往刘杨所在的阳光家园采访时,他正在一个固定好的模具上穿针引线。
和刘杨沟通时,他能简单地说“垫子……卖钱……奶奶……过年……买衣服”。
阳光家园辅导员秦笃芬介绍,刘杨是个苦命的孩子,他的父母原来都是铁路职工,虽说他已经30多岁,小时候的一次高烧,使他的智力却还停留在儿时。2002年以后,父母因病先后去世,他和89岁的奶奶相依为命。“他就是想通过做座垫卖点钱,为奶奶买件新衣服。”秦笃芬说。
独臂女子想靠手工来养家
在阳光家园,有一名穿绿衣服的女子引起了记者的注意,只见她正用一只手手把手地教孩子们做手工。
阳光家园辅导员王华革介绍说,该女子叫刘红瑜,同样为铁路职工子女,今年43岁。“她来这里做义工有很多年了”。
刘红瑜回忆,七八岁的时候,和小朋友们一起在铁道旁玩耍时,被火车碾轧导致失去了一只手臂。
“之前在一些企业里做工,后来被辞退了。”刘红瑜说,也许是同命相怜,看到孩子很可怜,“原本一些很简单的动作,这些孩子们学了很多遍都还学不会”。
为此,刘红瑜就干脆留下来学会刺绣、作画、剪纸等再教孩子们。“家里有一个13岁的儿子正在读初中,近70岁的母亲常年患病在床,一家三口靠低保维持生计”。
刘红瑜说,如果做出来的手工能卖些钱,对家里来说也是一笔收入。
产品遇冷销售难
秦笃芬说,为了让残疾学员们在动手活动康复的同时,还能自立创业,从去年5月份就开始教他们学习编织手工座垫。但这些正常人做起来都有些繁琐的工艺,让智障的孩子们操作起来就更艰难。“他们的大脑不会思考,当时这些孩子学起来都很吃力。”
秦笃芬说,往往一道工序要手把手教他们几十遍甚至上百遍,他们才会在老师的指导下做,“刘杨还是学得比较快的一个,他也用了一个多星期的时间才学会了第一道工序。”
几个月下来,经过学员们不懈的努力,终于能够编织出这些五颜六色的座垫了。为了让手工座垫能给孩子们带来收益,义工老师们也尝试做过简单的销售,但因为宣传效果有限,很多人还不知道这些残疾学员能做出这么漂亮实用的工艺品。为此,秦笃芬想借助本报呼吁,这些座垫可以放车上,也可以放家里的凳子上,冬天坐上去很暖和,希望有需求座垫的读者,帮助孩子们,让他们给你制作温暖的座垫,同时也献上你们的爱心,温暖他们的心。有需要者请联系秦笃芬,电话13476309952。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