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频道 > 扶贫要闻

交通违章权威查询
宜城市检察院开展精准扶贫 一年过后初见成效
发布时间:2017-06-06 18:19:26来源:湖北日报网进入电子报

  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小小)整洁顺畅的水泥路直通村庄;新修建的村级卫生室规范宽敞;平整后的1200平方米文化广场已成为全体村民们休闲健身的好地方;改造后的农网,不仅为改善农民生活提供了保障,更为村经济发展点亮希望……“这一切得益于宜城市检察院扶贫工作队的精准帮扶!”说起村子这一年里的变化,既是见证者、也是受益者的宜城市南营办事处韩公村村民们忍不住频频点赞。

  把准“脉搏”,为民铺设致富通道

  “多少年了,这条村路终于从泥巴路变水泥路。以前进市区骑摩托车要1个多小时,现在十几分钟就到了。”每天都要在这条路上跑几个来回的龚广新感受颇深。

  位于宜城市南营办事处东北部的韩公村,是宜城市29个重点贫困村之一。全村有323户村民共1391人,通过精准识别的贫困人口有27户60人。

  去年年初,宜城市检察院和韩公村结成精准扶贫帮扶对子,扶贫工作队正式进驻韩公村。为把准精准扶贫的“脉搏”,该院检察长带领扶贫工作队多次深入韩公村调研摸底,并派农村工作经验丰富的干警长期驻村了解情况。工作队发现,“行路难”是制约该村发展的重要原因,路不通导致农副产品流通难,收购价格降低,造成农民增收难。

  道路是农村产业“输血造血主动脉”,该院以修路扶贫为先行,积极谋划落实韩公村道路硬化工程,加快精准扶贫攻坚步伐。为此,宜城市人民检察院积极联系、多方筹措资金近100万元,先后对韩公村一、二、三、四、五组2。7公里的道路进行全部硬化。

  道路的修通不仅方便了村民的生活出行,更成了村子发展致富的“幸福路”,使得村外的各类农资、物资直接拉到村民家门口,村民们种植的粮食、蔬菜等农产品也可以直接、快速地输送到城里各大市场。

  心系民生,改善村民生活质量

  室外蓝顶白墙,室内宽敞明亮,新修建的村卫生室内,诊断室、药房、治疗室、观察室、妇幼保健室、健康教育室、值班室一应俱全……在观察室的座椅上,坐着不少等待看病的村民,卫生室值班医生郑顺平正忙着给病人诊断病情。

  郑顺平告诉记者,以前村里没有规范的卫生室,自己便和另一名医生在自己家里开了个小诊所给村民们看病,各方面设施也达不到标准。

  为解决村民就医难,去年年底,宜城市检察院投资十几万元帮韩公村建起了卫生室。新修建的卫生室占地面积为174平方米,共设有七室,有两名乡村医生,全部具备法定乡村医生职业资格。“卫生室正式开放半月以来,平均每天的接诊量都在18例左右,极大方便了村民们就医。”郑顺平说。

  刚从卫生室打完针出来的龚大爷说,现在村里新建了卫生室,不仅是看病方便了,最主要是设施齐全,让村民们在这儿看病安心……

  不仅仅是村卫生室,为丰富村民文化生活,该院还投资30万元,在村里新修建了1200平方米村文化广场,并配套健身器材;帮韩公村完成村庄环境整治,修建六处垃圾箱堆放处,每处6平方米左右;帮村委会完成了办公室改建工作等等。

  贴合需求,扶贫做到精准发力

  “每一项帮扶,我们都要贴合村民最广泛、最迫切的需求,做到精准发力。”宜城市检察院检察长毛伟表示。

  韩公村全村1391人,耕地面积只有3154亩,人均不到3亩地。耕地少,又没有其他产业项目做支撑,村经济基础薄弱,村民主要收入来源依靠打工经济,长期以来村集体收入几乎为零。

  针对村里窘困现状,如何有针对性地开展帮扶?工作队在这上面没少动脑筋。

  在摸排调研中,工作队发现,村里电线老化,电路不畅,已严重制约了村经济的发展。为解决群众生产、生活需要,工作队积极与电力部门协商,确定改造计划,对村里500余米的农网进行全面改造,同时为养殖专业户专设了电力线路。

  同时,在宜城市委、市政府及相关部门支持帮助下,该院投资30多万元,在韩公村开展了光伏发电项目建设帮扶,仅此一项每年可为村里增加集体收入3万多元。“土地资源有限,我们在实施帮扶项目时也要考虑到因地制宜。除了正在开展的一批帮扶项目外,下一步,一方面我们打算在村里建牛栏,帮助一部分贫困户发展养殖业,以养殖促脱贫;另一方面,积极与宜城市水晶办等一些部门和企业建立联系,帮助一部分贫困户在家门口解决就业问题。”谈到下一步打算,宜城市检察院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卜容江这样计划着。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

-->
  • 湖北焦点
  • 国内要闻
  • 娱乐推荐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