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网消息(通讯员 田爽、陈先瑞)“老魏,你是不是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过?”8月2日一大早,保康县马桥镇“大数据”复查工作组就来到罗家山村魏金林家中复核问题线索。
“前几年,村里大户拿我证件一起办魔芋专业合作社,说让我入社员还能分红,但合作社没运营,我也没分到钱。”专班随后走访合作社法人和工商部门。“经核实,本次复查与上次核查的信息一致。”
为切实把“大数据”监督检查比对的问题线索查实查准,保康县在完成第一轮问题线索入户核查的基础上,再次组织全县276个核查专班,在同乡镇内,组组对调,交叉再入户,相互核查。按照流程不改、手续不换、见人见事的要求,以不低于30%的比例,对比对的35701条问题线索抽查复核,重新大“体检”。重点对党员领导干部、财政供养人员和村干部及家属“三类人员”中查否的问题线索,重新调查,重新取证,重新记录,确保“三类人员”复核率100%。
截至目前,该县已完成问题线索交叉复查5355条,涉及“三类人员”问题线索789条,已完成问题线索复查396条,21名党员干部主动整改问题25个,主动退缴违规享受的扶贫资金5.8万元。
(作者: 编辑:襄阳频道)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