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频道 > 最新消息

交通违章权威查询
【山村飞出金凤凰】农行襄阳分行机关精准扶贫点整村脱贫纪实
发布时间:2017-10-31 10:57:00来源:荆楚网进入电子报
  3月7日,襄阳市委、市政府对2016年全市扶贫工作进行了总结表彰。农行襄阳分行扶贫工作队被评为“精准扶贫先进工作队”,党委书记、行长李捷同志被评为“精准扶贫先进工作队长”,队员黄相奎同志被评为“精准扶贫先进工作队员”。这些荣誉源之于农行襄阳分行以“金融扶贫、产业扶贫”为重点,积极扶持保康县马桥镇白果村发展无公害土豆种植项目和绿色养殖项目,助力该村实现了“整村出列、整体脱贫”各项目标任务。

  保康县马桥镇白果村曾是保康县最贫困村之一,全村共235户、927名群众。多年来,襄阳分行市分行机关将该村作为精准扶贫定点帮扶单位。在该行的帮扶下,白果村提前实现了脱贫工作“整村出列,不落一人”的目标。2016年,全村人均纯收入1.73万元,最低的户人均纯收入8000元,是当地脱贫标准的两倍以上,成为保康县2016年第一批实现脱贫工作“率先整体出列”的贫困村之一。如今,该村变化今非昔比,面貌焕然一新,现代化的小区有7个,标准的两层小洋楼错落有致。村民郑必兰专门邀请迪拜、日本的两个儿媳妇不远千里回白果村过春节,骄傲地让她们领略白果村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美丽风貌。

  精准使用资金--优先建设基础设施

  在农行帮扶前,该村道路没有硬化,没有村卫生室、乡村医生、小学、水泵站、办公、活动场所。全村行路难、上学难、看病难、吃水难等问题一直困扰着村民。

  多年来,襄阳分行市分行机关扶贫工作队驻点该村帮助扶贫,在村集体经济发展慢慢有了钱后,下决心先帮扶该村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将资金用在刀刃上,用在民生上,扎实解决村民困难。通过多方协调筹措资金600多万元,硬化路面32公里,修支路20多公里;又筹资修建了隧道1840米,缩短贫困村民出山村13.7公里路程。通过配套国家支持资金160万元,筹资建起了村级小学,实现了村民盼望多年的学前教育、小学教育不出村愿望。一次性投资20多万元,建起了面积180平方米的标准化村级卫生室,聘请了三个医务人员,解决了村民有病不耽误、小病不出村难题。同时,村里每年拿出15万元左右一次为村民统缴合作医疗费,使全村村民享受到“免费合作医疗”,基本解决了村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通过争取国家专项资金170万元,陆续筹资完成了全村的电网改造,建泵站,辅管道,解决了全村用电难、人禽安全饮水问题。

  2016年,村里又一次投资54万元,对全村剩下102户贫困户进行了住房搬迁征地、平场子、建挡墙。春节前,使全体村民“一个不少”的住上了漂亮满意的新屋。供村民们跳广场舞的白沙河广场、正沟广场,也己建成并投入使用。

  精准选择项目--走好产业脱贫之路

  产业脱贫速度快,带动面大,是精准扶贫的“妙招”。但在项目的选择上,必须精准,切合实际,不能一哄而上。否则,可能会形成资金损失,越扶越贫。用村书记张贵军的话说,“项目选择不能赶“时髦”,也不能赶“时尚”,关键看是否“合脚”。

  根据白果村的现实情况,经过调查分析和慎重思考,由村种植合作社牵头,选择种植高山“无公害土豆”项目。一是种植土豆是白果村的“祖传”项目,即使是贫困户,也不用技术再培训,可以减少风险;二是白果村现有耕地1980亩,荒地4300亩,项目规模大。而且白果村的土地,大部分属中性砂壤土,特别适合土豆种植;三是白果村土豆原种本地叫“米拉”。这种叫“米拉”的土豆,受当地海拔高、霜期长等气候条件影响,块茎生长慢,比重大,果实圆,色泽鲜,富含淀粉、蛋白质和维生素C,产品在襄阳市内本已小有名气,市场销路较好,且一般售价就高于同类产品20%左右,总体风险可控。

  这个项目一申报,立即得到了农行襄阳分行支持,驻村扶贫工作队长一一农行襄阳分行党委书记、行长李捷同志直接督办项目的进展情况,及时发放160万元扶贫项目贷款。于是,白果村种植合作社无公害土豆种植基地成功种植有机土豆700亩,引导贫困农户同标准种植土豆800亩,总种植面积达到1500亩。直接入股农户49户,间接带动农户140户,农户种植率达到40%。同时,种子刚入地,就向国家工商总局呈报了“神龙神米拉”无害蔬菜注册商标。

  2016年,尽管白果村受到严重水灾冲击,土豆仍获得较好收成。仅合作社当年土豆总产就达170万斤,实现销售收入270万元,不仅还清了贷款本息,还创纯利90多万元,项目取得了初步成功。

  精准扶贫措施--带动村民整体脱贫

  集中搬迁是整体脱贫中的一项重要工作。而搬迁完成后,大部分村民将失去原来的相对宽松的种养条件。住进楼房后,下一步这些搬迁村民种什么?养什么?吃什么?如何解决好搬迁村民搬得出、留得住?这些问题不能不考虑周全。

  于是,通过土豆基地项目支撑,采取“合作社+农户”精准帮扶措施,带动搬迁村民发展种、养殖产业致富。2016年,白果村养殖业合作社投资73万元,建房舍9栋,面积4000平方米,带动搬迁农户养土鸡、黑毛猪、纯种山羊等。全村三分之一以上农户养羊,每只成羊可创收500元以上,其中,村民李爱民单户养殖超过300只;全村一半以上农户积极种植柴胡等药材,每亩年收入达到1000一2500元,其中,村民陈广祥单户种植超过10亩;60多户农户养殖耕牛、商品牛,每头成年牛可创收5000一10000元,其中,村民余仕贵、余守全存栏牛都达到10头以上;90%农户小规模养猪,每头成品猪可为农户增收3000元以上,其中,村民蒋中梅养猪超过100头。

  目前,合作社存栏已达2000头(只),以免费代养、高价回购的方式,惠及贫困农户50多户,为农户年创收15万元,同时,还为合作社净创利15万元以上。如今的白果村,依靠产业脱贫的路子越走越顺水,越走越宽广!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

-->
  • 湖北焦点
  • 国内要闻
  • 娱乐推荐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