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频道 > 襄阳要闻

交通违章权威查询
上海援襄“老外”四次搬家见证襄阳城市巨变
发布时间:2016-12-13 09:07:35来源:楚天快报进入电子报

何允标在旧址前流连忘返。

何允标在翻看老相册。

  楚天快报讯(记者 丁心栓 通讯员 周政)家住樊城区建设路杜甫巷市针织厂家属院的老人何允标,今年82岁,来自上海。10日上午,何允标正在收拾行李和家具,再过几天,他将与住了近30年的房屋作别。

  这一次,是何允标到襄阳后的第四次搬迁,在多次搬迁中,他也见证了襄阳这座城市的飞速发展。

  从上海初到襄阳这群“老外”引围观

  10日上午,在杜甫巷市针织厂家属院一单元楼内,何允标收拾好行李和家具后,坐在沙发上,捧着一杯热茶,翻看着老照片。

  何允标从相册中,翻出一张当年他与第一针织厂的同事们在厂第四届党员大会上的照片。他面带笑容,操着一口带有上海口音的普通话问楚天快报记者:“认得出来我吗?是不是不像了?”还没等记者回答,他又接着说:“是啊,人变老了,老厂房变新园区了,城市也更有活力了,唯一没变的,就剩这些老照片了。”老人脸上的笑容渐渐散去,流露出一些怀念与不舍。

  1966年,襄樊市第一针织厂为了发展,引进18位来自上海各大针织厂的技术骨干,当时32岁的何允标就是其中一员。

  回想起刚到襄阳的情景,何允标笑着说:“刚下火车时,我和同行的小伙伴都惊呆了。出了火车站,眼前一片漆黑,四周没有看到像上海那样的灯红酒绿、车水马龙。”

  何允标记得很清楚,来到襄阳的第二天,他和同事们一起擦亮皮鞋,系好鞋带,戴上帽子,来到了当年襄阳最繁华的解放桥购物,周围人看他们的目光,就像是看稀奇一样,甚至有人叫他们“老外”。

  援襄建设数十年技术指导添活力

  到了离家不远的建设西路21号创意园,何允标走到一家咖啡馆前,摸摸水刷石的墙面,告诉记者:“这些墙壁里嵌着我们的回忆。”

  那个年代,何允标等技术人才的加入,为第一针织厂注入了一股新鲜血液。他们在对工人的整体素质进行了培训提升后,又对针织衣服的制作技术进行了指导与规范。

  “比如厂里的一些布有疵点,制衣时这些疵点可能会变成大洞,之前厂里的做法就是将这些布料直接丢掉,考虑到这样很浪费,我和同事便想到了将疵点处设计成领口、袖口等。这样,布料既得到了合理利用,疵点的问题也被解决了。”何允标指着衣服比划。

  回忆起初到襄阳时,何允标和同伴们并没想到会在这里待上一辈子,后来他们中的大多数在襄阳成家定居,就此扎下了根。

  据介绍,襄樊市第一针织厂创建于1958年,新中国成立后一直是襄阳针织棉产品生产基地,改革开放后是襄阳最早的针织外贸自营出口企业。鼎盛时期工厂有职工900人,年销售收入4000万元,为国家年创汇200万美元。

  随着传统纺织业的衰退及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纺织工业企业在时代变迁中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作为曾经支援三线建设技术人才,也随着时代的发展,告别了那段“峥嵘岁月”。

  4次搬新家见证城市发展

  何允标将青春与热血,献给了第一针织厂,也将自己扎根在了这片名为襄阳的土地上。“一开始我没想过在这里待一辈子,但不知不觉,他乡就变成了家乡。现在,我们的孩子、孙子们都在这里生活,说着一口地道的襄阳话。”何允标说。

  回忆起刚进厂时的生活,何允标说,除了饮食不适应,工资比上海低了许多,生活条件也很艰苦。那时,他和另外6名同事挤在一间不足30平方米的油毛毡小平房里。直到1976年厂房改造,他才告别了群居生活,分得了30平方米的小房子。也正是这一年,他的爱人、孩子才从上海搬到了襄阳,一家人结束了两地分居的日子。对于这些,他都无怨无悔。

  1988年,第一针织厂在现在的建设路杜甫巷建起了家属院,何允标分得了77.9平方米的房子,一直住到现在。

  直到现在,何允标的嘴上还一直挂着一句话:“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就要听从党和国家的号召,只要是有利于国家发展、城市建设,就会一如继往地支持。”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

-->
  • 湖北焦点
  • 国内要闻
  • 娱乐推荐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