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政务频道

范锐平同志在全市工业项目建设谷城现场会上的讲话

发布时间:2013-05-04 12:48:46来源:SRC-13

    范锐平同志

    在全市工业项目建设谷城现场会上的讲话

    (2013年3月30日,根据录音整理)

    同志们:

    今天下午,大家看了不少现场。刚才,谷城介绍了推进工业项目建设的经验,招商局、经信委也介绍了今年以来全市有关工作情况。必雄同志代表市委、市政府对相关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各地各部门要认真抓好落实。

    发展工业与发展服务业都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两者不能偏废,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这是现阶段经济工作的基本方针。现场观摩、现场推进是抓落实的重要方法,上周六现场观摩中心城区的“两改两迁”工作,推广樊城经验;今天现场观摩工业项目建设,推广谷城经验,就是要通过推动工业与现代服务业共同发展,进一步提高我市“四化”同步发展水平。

    谷城经验从根本上来讲,就是以精神的力量克服客观环境的不利影响,战胜前进中的困难。鸿忠书记曾就“条件决定论”与“工作决定论”的辩证关系做过一个著名论断:条件不是决定因素,工作才是决定因素。谷城的经验再次证明了这一论断的正确性。精神的力量、工作的力量是可以战胜客观条件不足的约束的!就自然条件来讲,谷城是山区县;就工业基础来讲,谷城是县不是市,工业化基础不具优势;就区位环境来讲,襄阳经济的主要流向是向东,谷城地处襄阳最西边,难以接受到经济流向的辐射收益。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谷城都不具备大规模发展工业的优越条件。但是,从产业项目、生产形势和发展趋势而言,谷城无疑是全市县(市)区中最强的。谷城经验集中表现为干事的激情和落实的坚韧。谷城领导班子特别是党政主要负责人,无论走到哪个地方,不怕掉底子、没有官样子,总是不辞劳苦地汇报联络、争取项目,总是不厌其烦地去说服、去做工作,用真诚打动对方,用韧劲把事情办成。整个班子以满怀激情的状态,不避难、不怕难,拧成了一股想干事、干成事、把事做好的发展干劲。干事的激情和落实的坚韧是谷城经验的核心。学习谷城,就是要学习他们这种精神状态和作风品质。

    当前,各地明比暗赛的发展态势,咄咄逼人。任何一个地方不进则退、慢进亦退。“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干事要确定一个高远的目标,凡事都要立足于早、立足于难,千方百计去努力、去实现。为加快“两个中心、四个襄阳”建设,大家都很辛苦。但只有付出辛苦,工作才能有所得、有所成,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就如最近习总书记访问南非时所说的,要“累并快乐着”。辛苦的同时充满事业心、追求成就感,这应是我们襄阳干部的一种精神境界。现在我们“周六保证不休息,周日不保证休息”。因为在现阶段,我们还没有任何资本可以懈怠、可以休息。我们必须累、必须苦,苦干几年,累上几年,到襄阳经济发展到更高平台的时候,特别是拉开与周边城市差距的时候,中心城市的各项功能基本完善的时候,我们才有休息的资本,才有不苦不累的本钱。目前,我们必须继续保持这种工作状态。

    关于工业项目推进工作,再强调四点意见:

    一、目标任务要坚定

    今年的工业经济发展,有两个阶段性目标必须明确:第一,到6月份,工业投资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例和工业投资的增长幅度两项指标,要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尽管这是一个很低的标准,但实现起来很难。因为我们1至2月份工业投资增长幅度低于全省平均水平6.9个百分点。这种状态要尽快扭转。第二,到年底,要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包括服务于工业的生产型服务业)投资1200亿元;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包括生产型服务业)个数达到1200个。大家今天领任务,会后要迅速落实到具体项目上,分解到责任对象。这两个阶段性目标任务,必须坚定不移地完成,不能打一丝一毫的折扣。

    二、干部要走出去

    落实年动员会上确定的“三个三分之一”目标,目前还没有落实,干部还没有走出去、走下去。今天会上印发了两办文件,对每一个单位明确了4项任务:招商引资的任务、在建项目的任务、项目运行的任务、对口帮扶的任务。各单位要抓紧落实,让干部知道走出去干什么;走下去做哪些事。走下去,就是帮助服务对象排忧解难。走出去主要是做三件事:

    第一件事,推介襄阳。宣传推介是一门科学。让工作对象对自己的宣传推荐内容感兴趣,才是成功的宣传推介。过去,大家习惯把“襄阳有一条汉江,两座机场,三条铁路,四条高速”作为推介词。可投资者毫无兴趣。这样是白费力气,所以不要再这样推介了。每一个投资者关注点都不一样,一定要知道对方究竟想了解什么、最想听的是什么,千万不要自说自话。就像某些人到国外,虽然用外语和老外说了很多,但老外就是不明白你说的意思。这就是因为文化的差异性。很多干部走出去,宣传半天就是打动不了别人,原因在什么地方?是因为供需脱节:对投资者来说,你说的我不关心,我关心的你一句也没讲。对投资者推介襄阳,关键要强调三点:一是襄阳区位优越,市场覆盖面广,物流成本低。二是工业基础较好,要素资源充足,产业配套能力强。三是居住环境好,职工忠诚度高、流失率低。这三点是任何企业在全国布局时考量的最主要因素。所以要紧紧抓住这三点来宣传推介襄阳。

    第二件事,开阔眼界。主要是学习外界先进的理念和方法,了解和掌握最新政策走向,使我们的工作思路和举措能够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干部走出去,哪怕暂时没有引进项目,只要用心去观察、用心去学习、用心去感悟,就会有很多收获。

    第三件事,做回归创业、回乡就业的动员工作。襄阳籍外地人不一定多,跟襄阳有渊源的外地人很多。今年春节从外地回襄的人,仅用联通服务的就有40万。以此推算,襄阳在外面打工创业的至少有100万人。无论是什么身份,都要去做工作。有钱的,动员他们回家乡办企业;有技术的,动员他们与家乡的企业入股合作;有劳动技能的,动员他们回家乡就近就业。100多万人回来,可以办多少家企业?干部出去要见世界500强的老总、全国500强的老总不容易,但拜访、争取创业、就业回归人员,是完全做得到的。最近在搞一个自下而上的调查活动,就是每个县(市)区从村支部书记、小学校长开始摸底,查清有多少人出去了,把凡是在外面打工的、创业的人,都建立起名册。干部走出去,通过县里的干部带镇里的干部,镇里的干部带村里的干部,就可以结识可能回归的襄阳人,再通过他们的关系,找其他门路,再认识更多的人。干部出去做这项工作最现实,最实事求是。今年接待经费要减三分之一,但总预算一分也没减,就是要大家把钱拿出来干事业。

    三、项目要争回来

    项目的内涵有三个方面。一是争取试点、试验、示范。所有这类项目,不管是国家的还是省的都要争取。不要计较有的项目没什么含金量、没什么支持经费,只要能把它争回来就是政绩。为什么各种各样的试点、试验、示范项目我们都要争取?因为这可以奠定我们先人一步、快人一拍的先发优势。二是争取政策性补助和项目资金。今年正月初七,通报了去年各个部门争取国家和省里项目资金的情况,其中绝大多数没有什么增长,这说明争取项目争取资金的工作做得不扎实。今年要硬考核、见真功,以实际项目落地来检验具体工作成效。三是争取有效益的好项目。什么叫“好项目”?就是“两有两无”:有好的产品,有市场潜力;没有环境污染问题,没有安全隐患。特别是对县(市)区来讲,不要只盯着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项目,这种项目引得到、搞得成最好,但只要有好的产品、好的市场,没有严重污染、没有大的安全隐患,就是好项目、好企业,都要千方百计地引进,在目前各地竞相争资源、争项目的形势下,没有时间也没有空间去挑肥拣瘦。

    四、建设要快起来

    目前,建设项目落地难、周期长、见效慢,是我们推进工作中遇到的主要问题。主要原因是:第一,“统征统迁,集中安置,集群集聚,净地出让”的发展模式,没有得到部分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坚决执行。新建工业项目,不能哪块地方有空地,就抠出来,见缝插针,安个项目,犬牙交错,到处都是。现代工业穿插在落后的半农村化城镇中,既显得极不协调,也不利于企业的生产经营。所以,必须要采取大规模的征地拆迁,大规模的集中安置,大规模的净地出让,来改变城市的根本布局形态。在这个过程中,必须是主要领导拿在手上亲力亲为,如果主要领导不去推动,其他干部是推不动的。这种模式不推行,要加快工业项目的推进就绝无可能。第二,审批复杂,效率低下,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不配套。我们去年实现了“行政审批项目最少的城市”目标,但是审批最少不等于效率最高。现在人为设置审批障碍的情况依然很多,必须坚决清理。同时,水、电、气等基础设施,以及企业员工住宿、休闲、娱乐等服务跟不上,影响项目建设。这种状况也要迅速改变。第三,优惠政策与投资强度、工程进度没有挂钩,政府对投资主体和市场主体没有一定约束。由于政府的主导力度不够,企业的自主性太强,投资者拿到土地以后拖延建设。从今以后,在给企业优惠政策的时候,就要把它的投资强度和工程进度约束进去,没有达到投资强度,优惠政策就无效;没有在规定阶段内完成投资建设,优惠政策就失效。

    解决以上这些问题,要做到以下四点:

    一是加快新城新区和特色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去年12月份大家观摩了各县(市)新城新区,今年年底再看一次。去年是看规模,今年要看质量;去年是看架势,今年要看内质。各县(市)城市框架拉开了,今年一定要把基础设施的五通一平、六通一平,甚至九通一平搞到位。

    二是全面推进便民利企措施。改革的目标就是要实现便民、利企,核心就是先批后审,不能循规蹈矩。大家要学习规划局“虚拟红线”的做法,项目一签约就划出虚拟红线,在办理土地挂牌的同时,让投资者着手设计,土地一到手,立马开工建设。虚拟红线法节约了投资者的时间成本,提高了项目建设的推进速度,这是创造性的执行政策的范例。市直部门都要向他们学习。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对各部门推出的便民利企措施,要加强审核,加快推出,拿出干货,不要玩文字游戏,不要搞成几百字、几千字不管用的官样文章。一定要像规划局那样,只要管用,哪怕是一条措施也行,也就是成绩。

    三是人社系统和教育系统要对在建的项目,逐一上门征求意见,签订用工培训协议。重庆为什么发展快?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人社部门和教育部门发挥了主导作用,为所有签订到重庆发展的工业企业招工并开展培训。关于这项工作,人社、教育、民政、妇联、工会等部门,都要参与其中,深入进去,了解企业什么时候用工,用多少工,有什么要求,再和职业院校签订合同,委托定向招生培训。这样一举多得,对职业院校来说既可以收学费,又可以拿补贴,何乐而不为呢?对企业来说,合同签订后,等厂房建好员工培训也完成了,大大提高了效率。今后,考核人社局、教育局的工作,必须重点考核这项工作。所有参与这项工作的部门如果把这件事做好了,就有功于襄阳人民。

    四是全面推广城区以社区为单位组建股份合作社的做法。要推广“魏庄模式”,除补偿拆迁和交足社保金外,拿出更多土地征用补偿款,集中起来到账不到户,投资建设标准厂房、公共仓储、蓝领公寓、白领公寓,彻底改变过去把土地征用款分光、用光、吃光的作法。这样,通过集体组织,解决现在土地约束问题;解决土地占用之后,年纪大的农民就业岗位、渠道问题;从长远来讲,还解决了集体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保障问题。“魏庄模式”是一举三得的大好事,要下大力度广泛推广。

    当前,工作头绪特别多,发展压力特别大,市委、市政府抓得也非常紧。领导干部特别是各地各单位主要负责人要心急脑不热,要充满干事创业的激情,要心急火燎地去谋发展,但头脑一定要冷静、清醒,果断决策但不盲目决策,急着做事但不做错事。要进一步理清思路,抓住关键、讲究章法、提高效率、干出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