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频道 > 大图推荐

交通违章权威查询
老河口市以“三创融合”推进绿色发展纪实
发布时间:2016-10-13 09:41:45来源:襄阳日报进入电子报

  襄阳日报讯(记者 刘明 通讯员 万亚斌 刘兵)老河口市地处汉水中游东岸,地势平缓、土肥水美。

  近年来,该市持续开展“绿满老河口”活动,全域推进绿化工作,在廊道、乡村、产业基地、水系等方面的绿化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实现人工造林3.6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20.3%,城区绿化覆盖率达35.1%,人均公共绿地达9.42平方米。绿化(升级)道路732.9公里,折合面积1.3万亩。通村公路、“绿色示范村”实现了绿化全覆盖,“城在林中、镇在林中、村在林中、房在林中”的目标正在逐步实现。

  推进生态建设 凸显城市绿化特色

  2012年以来,老河口市委、市政府把“三创融合”(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创建省级森林城市、创建生态城市)与“绿满老河口”活动结合起来,同步规划、同步动员、同步实施。该市秉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顶层设计,持续推进,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绿化特色。

  老河口市将生态化、林荫化、资源化、专业化、市场化、功能化贯穿于生态建设全过程,将“三创融合,绿色发展”贯穿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力求理念上争先一步,成效上提升三分。他们以落实“绿满襄阳”三年行动计划为契机,将绿色、生态理念纳入城市发展长期规划中,融入到城乡建设、产业发展等领域,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真正做到体制创新、机制创优、模式创佳,形成了实现资源增量、产业增效、群众增收的可喜局面。

  该市先后投入资金3000余万元,委托湖北省城市规划设计院、湖北省林业勘察设计院、华中农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等知名勘察设计单位,编制了《老河口市绿地系统规划(修编)》、《省级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西排子河国家级湿地总体规划》、《老河口市城市景观水系规划》等专业规划。他们紧紧围绕“汉水绕城,绿荫铺地,景色宜人,环境优美”的思路,坚持“保持特色、保护文化、保障生态、科学发展”的原则,以“绿满彩绘老河口”为抓手,努力打造“二轴一带、九廊八区”的绿地系统。“凡有绿化必有设计”。2012年以来,老河口市每年坚持夏季谋划、秋冬实施、全年巩固,持续开展“万棵绿树进城区”活动,在城市干道广泛应用彩叶植物、乡土植物、开花植物,将单一绿化转向花化、香化、彩化。持续实施绿色城区、绿色集镇、绿色村庄、绿色通道、绿色屏障、绿色水系、绿色产业为重点的“七绿”工程,全力推进“水乡花都”、“百里生态丹渠”等生态旅游景区景点建设,形成了“一街一景、一路一品、一村一特色”的绿色产业发展新格局。

  推进全域绿化 打造生态水乡之城

  近两年来,该市加大投入,大力推进生态城市建设。

  推进“绿色廊道”建设。该市大规模实施“路肩培土、村路分家”工程,全方位推行国道、省道、县乡道路路肩培土,总里程达371.2余公里,新增了绿化空间2000余亩。按照“一路两沟两边树”的标准模式,实施“村路分家”、“田路分家”、界定村路,田路边线达256.3公里,农户门前破砼植绿、见缝插绿达76.9公里,拓展绿地面积达1800多亩。这既增添了绿色,又畅通了道路,美化了村庄。

  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该市坚持设施建设、环境治理、绿化提质“三同步”,以工匠精神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他们大力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坚持以绿治脏、以绿治乱,建设“绿色示范村”144个。其中省级示范村16个,襄阳市级示范村5个,集镇、示范村庄以及通道绿化覆盖率分别达到31%、35%、86%以上。

  推进绿色水系建设。该市利用汉江流经城区的自然条件,建设具有地域特色的带状滨水游憩空间。已经建成和正在实施的滨江公园、天河公园和码头公园,形成了围绕梨花湖的一道绿色屏障。

  实施“引水润城”工程。该市将城郊孟桥川水库灌溉发电余水引入城区,连接自然水系,并依托这些生态渠港塑造园林景观,打造清水绕城的美景;依托254公里的引丹渠,连接57座水库、9条河流,大力推进水系绿化造林,建设全域水网连接、河库相通的绿色水生态格局。

  大力推进绿色产业发展。该市坚持走“产业强林、绿色富民”道路,大力推进林业产业建设,推动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在李楼镇,以鲍河村为中心,打造万亩油用牡丹基地,栽植油用牡丹2600万株,绿化苗木100余万株,形成了企业、村集体、农户共赢的发展格局,农民年均增加收入2800元,村集体增加收入18.6万元;结合扶贫工作,在洪山嘴镇及袁冲乡等北部丘陵区,发展以核桃为主的干果经济林基地3万亩;沿孟土路打造万亩花卉苗木产业基地。截至目前,已完成绿色产业基地近9000亩,造林5700余亩。

  大力推进百里生态丹渠建设。该市通过襄阳市水利投资有限公司、襄阳市引丹工程管理局、老河口市汉策水利投资有限公司共同注资1亿元,组建花问渠园林绿化公司,在去冬今春用125天植树100多万株,绿化面积4800余亩。探索“三园模式”,引导贫困户利用房前屋后闲置地建设小果园、小花园、小菜园,栽植牡丹、桃树等经济林苗木1万余株、花卉苗木5万余株。

  坚持改革创新 释放绿色发展活力

  在推进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老河口市坚持林业发展体制创新、林业发展机制创新、林业发展模式创新,激发了绿色发展的生机和活力。

  为了改变造林绿化城乡分治的局面,提高行政效率,该市实施机构改革,理顺了管理机制。结合政府机构改革,按照机构融合、资源整合的原则,他们将老河口市林业局、老河口市城管执法局内设的城市园林绿化办公室合并,精简了机构,形成了合力。

  深入推进林权改革,让“死资源”变成“活资产”。该市按照“三权分置”的原则,对市、乡、村绿地、林地、集体苗圃等资源进行确权发证,扩大林地流转和抵押覆盖面。截至目前,已整合林地资源2万余亩,采取质押、抵押方式融资超过4700万元。

  通过对城区绿地资源进行确权定性、整合,可融资规模达5.3亿元。截至目前,该市已整合新城新区11条主要道路及园区周围闲置地1500余亩,培育各类苗木100余万株,价值达3500余万元。同时在梨花大道两侧栽植夹竹桃、月季等,形成了长达4.6公里的绿带。

  通过招商引资和政策支持,鼓励苗木企业、种植大户参与造林绿化投入。2012年以来,老河口市共撬动社会投资8亿元。其中,深圳铁汉生态环境股份有限公司在该市投资1.5亿元,完成了梨花大道绿化工程;采用PPP模式,吸纳民间资本建设部分城市园林景观。浙江森禾公司投资8亿元的红河花谷现代观光植物园正在推进。启森油牡丹科技公司融资1亿元,流转土地1.78万亩,已种植油牡丹8000余亩,栽植绿化苗木100万株。

  创新管养模式,保护绿化成果。按照“管养分离、作业放开、经费包干”的工作思路,该市大力推进绿化体制改革,以工程招投标方式,将骨干道路绿化和管护一并拍卖给造林公司、造林大户、专业合作组织栽植和管理,林业部门对照合同验收。这极大地提高了成活率和保存率。

  该市对通村公路、村庄绿化实行“乡投户管、以树换树”的办法,让镇政府与农户签订管护责任状,调动农民投身造林的积极性,植树成活率、保存率较以前大幅提升。

  此外,老河口市政府每年整合涉农项目资金1500多万元用于绿化工作,每年拿出1000万元专项资金对农村绿化实行奖补扶持。2013年至2015年,该市绿化建设项目政府性投入达3.1亿元,有力保障了绿化建设和日常养护。

  近年来,老河口市先后被授予“全国防沙治沙先进单位”、“湖北省绿化模范县(市)”等称号,绿色生态格局正在形成。

  从2013年6月开始,老河口市委、市政府为提高居民幸福指数,在梨花湖沿岸兴建梨花大道绿化主体工程。

  梨花大道绿化主体工程以大生态、大景观为设计理念,用疏林、草地、缓坡、静水作为主要景观元素,设置下凹式草坪,道路景观、路西带状公园,形成了丰富的空间景观效果。

  近年来,老河口市委、市政府将经济开发区、循环经济产业园、科技产业园等园区内主干道两侧及厂区门前近1500亩闲置土地全部交给老河口市林业局作为林业苗圃基地建设。截至目前,该局共投资750余万元,培育各类绿化苗木100余万株。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

-->
  • 湖北焦点
  • 国内要闻
  • 娱乐推荐
新闻排行